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滚动 >正文
少数民族艺术节舞台上,绵阳选送的这个节目为何让观众泪水盈眶?

2023-04-05 13:30:35     来源 : 川观新闻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4月4日晚,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凉山闭幕,公布了获奖名单。其中,绵阳选送的节目《心鼓》获得非职业组第三名。

《心鼓》剧照

此前,这个节目参与展演时,让不少观众泪盈眼眶——26名表演者,都是来自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少年。站在舞台上的他们,听不到音乐,仅靠着4名手语老师的辅助来掌握节奏,并完成所有的表演动作。

“孩子们太棒了!”得知获奖的消息,绵阳市文化馆副馆长、《心鼓》主创编导宋雨田忍不住有些激动。

这个编创于2021年的节目,讲述一群来自羌族地区的孩子,从小看到家人敲羌鼓、跳沙朗,十分疑惑一面小小的羌鼓怎会有如此大的魅力?他们把耳朵贴在鼓面上,希望能感受到羌鼓的力量,一次次尝试总是伴随着一次次失望。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,孩子们装上了人工耳蜗,他们第一次听到了鸟鸣鸡啼,第一次听到了阿妈呼唤自己的名字,第一次听到了羌鼓声声……他们兴奋地拿起鼓槌,敲响了在心底沉寂多年的羌鼓。

《心鼓》剧照

“这个节目,来自于真实的故事,原型就在台上的表演者中。”宋雨田告诉四川在线记者。这个节目的编创并不容易,整个节目从灵感创意、动作创编、音乐创作、演员征集、排练等,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基本成型。“20多名演员来自于不同年级,覆盖了小学到高中。在排练时,既要协调他们的学业和课余时间,同时也要照顾到大家的身体状态。”

2022年,《心鼓》参加四川省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线上展演,获得一等奖。此次参加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,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许多观众面前登上大舞台。“展演前,大家都很紧张,我们就安慰孩子们放松心情。”宋雨田说。

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,演出中,为了安全、防止脱落,孩子们需要取下人工耳蜗,佩戴特别制作的节目道具,表演中只能依靠手语老师的辅助,来感受音乐的节奏。表演完成后,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虽然台上的孩子们听不到,但能从观众的脸上表情,感受到那份热忱的回馈。

(受访者供图)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精彩放送

X 关闭

行业要闻
土巴兔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毛利率超90%比肩茅台净利率仅10%

土巴兔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毛利率超90%比肩茅台净利率仅10%

6月底前河南省实现“场所码”全覆盖 升级后的“场所码”有啥功能

6月底前河南省实现“场所码”全覆盖 升级后的“场所码”有啥功能

公安部推行新车上牌新规 便利群众快捷上牌

公安部推行新车上牌新规 便利群众快捷上牌

北京市经信局公布今年第三批北京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名单

北京市经信局公布今年第三批北京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名单

“520”迎婚姻登记高峰!深圳市民政局:高峰日扎堆登记可能影响体验感

“520”迎婚姻登记高峰!深圳市民政局:高峰日扎堆登记可能影响体验感

北京市东城区41条措施落地 2790家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支持

北京市东城区41条措施落地 2790家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支持

地球上最幸福的人!56岁非洲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

地球上最幸福的人!56岁非洲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

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.1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

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.1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

从东北到西北 他在“军垦第一城”规划着城建未来

从东北到西北 他在“军垦第一城”规划着城建未来

西藏米林“家庭农场”:引领种植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

西藏米林“家庭农场”:引领种植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